不久的以后,厦门一中一部分老师为本校学生上完课之后,还要赶往集美大学为教育专业研究生上课。在那里,这类老师的身份是兼职教授、兼职硕士生导师。
28日上午,福建首创的联合培养案在厦门一中亮相:2025年起,集大面向全国招收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包含语文、数学、体育与小学教育四个学科。其中,前三个学科的兼职导师主要源自厦门一中,小学教育学科的兼职硕导则由厦门教科院的专家主力承担。
集大文学院院长苏涵教授说,所需兼职硕导的具体数目将视招生状况而定,原则上每位研究生将分别配备一名集大本校的专职导师与一名来自厦门一中或厦门教科院的兼职硕导。兼职硕导的人选将由双方一同商定,而且要通过集大学位委员会审察,并颁发兼职教授聘书。
大学为什么聘中学老师
中学组团进大学当兼职教授,这多少有点叫人费解难道大学里老师非常缺吗?
据苏涵介绍,这主如果由培养的学生性质决定的。有别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科研人才为主,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为克服学术型硕士的弱点,国家新增的培养特定高层次专门人才。简单地说,后者强调专业基础(即理论)与教育教学基本功(也就是实践)的双能力。
作为师范院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厦门一中有关负责人以一个真实的案例说明中学老师进大学当硕导的现实意义:有一名在师范院校年年拿一等奖学金的学霸,为了上一堂课提前一周备课,洋洋洒洒一大摞的教材,简直就是背课,但真的上了讲台,她17分钟就讲完了,剩余的时间不知所措换句话说,此次联合培养案力求解决的就是师资队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中学老师能否胜任硕导
依据协议,兼职硕导们主要负责研究生的案例性教学、实习指导与毕业论文指导等。同时,厦门一中也将成为研究生们的实践基地。
来自厦门一中的硕导能否胜任完全不同于中学教学的工作?对此,苏涵表示,毫无顾虑。他觉得,厦门一中不只有非常不错的教学理念,而且师资队伍十分强大。
厦门一中校长周君力提供的两个数据可作为佐证:该校年轻人教师六成以上拥有硕士学历;全校超越120位在职教师为高级教师,也就是副高职称。据悉,依据国家相关需求,兼职硕导须有高级职称,也就是说,厦门一中将在120多位高级教师中产生一部分人,到集大兼职。周君力说,除去职称外,较高的理论和科研水平与获得同行及学生认同的教学水平都将成为考量要点。
此举是不是不务正业
当然,也有一些人会对老师的精力提出质疑:中学老师的正业不就是带领学生更好地完成中高考考试吗?在中学教学任务这样繁重的状况下,到大学兼职会不会削弱本职工作?
厦门一中方面对这部分声音的产生表示理解。同时校方指出,他们重视此举将为老师们带来的专业成长与浓厚的科研环境。
简而言之,从师范院校毕业生到一名出色的中小学老师,这里达成的是从理论到实践的有效转化。目前,出色的中学老师要进大学教将来的老师,他们需要从实践中提炼出理论或者说秘诀,这样反复,大家坚信,意义将是深远的。